我可怜的跑步经历
也许是男孩的缘故,我从小就好动,上蹿下跳,一天跑的停不下来。用奶奶的话来说,一天就好像 吃了猴子肉,动的停不下来。也学是从小的好动,给我打下了好的基础,后来学习中运动能力还是可以。 直到后来打篮球,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体格。故事是从大学以后的经历开始的。
那个时候我主要的运动还是篮球,每次三四个小时也不觉得累。再后来由于各种机缘开始跑步。成绩也不算太好, 但是也不算太差。和我所有的成绩一样的中不溜。从那个时候我其实便有提高成绩的冲动。但是毕业的最初那几年工作 经历很不顺。直到后来我所有的一切回到了最初的起点。整个人生到了谷底。我坚持我的想法,不顾家人的反对,放弃一切, 放弃稳定,且在他们看来让人羡慕的工作,自己从头开始。他们都以为我疯了,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。没有人支持我,我只 能自己给自己加油。也是从这时候起,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程序员生涯。逐渐开始了跑步。
记得那时候我工作的公司旁边有一个公园。那时候上下班都不用带电脑回家,因为是台式机。所以当我路过的时候,一周总有那么几天, 我都会兴起,跑一跑。其实那时候有两个初衷,一,活动一下筋骨,毕竟我第一次做程序员,还不太习惯一天静坐好几个小时。二是想证明 自己体力还行。因为那时候其实我心里其实隐隐的有压力的。因为我那时候已经马上要30岁了,却从头开始一切。无形之中会有压力, 虽然只是潜意识里面的,但是后来还是能感觉出来的。那时候抬腿就是4分钟的配速。四公里16分钟结束。从我最初的跑步中,我从来没有 一开始就专心的研究,哪怕和同学讨论过。这和我一直以来的所有的学习经历都很像,或者说是潜意识里面的一种学习新事物的默认姿态。一切 以自己的认知出发,就是自以为是,不相信理论,也不相信别人,就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直觉,一路狂奔。结果往往花很多时间走回头路。不清楚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,执拗?固执?青春的倔强?还是傻。说到跑步,我就觉得跑的越快越好,看别人迷人的配速,总觉得自己通过自己想象中 的训练方法也可以。就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,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。这段时间里,我的跑步的目的一直是为了互动筋骨,保持身体状态。没想过 参加比赛,也是凭着自己年轻。基本很容易就能取得还算不错的速度,至少和周围同事相比要好很多。
直到母亲病重,而且工作也不是那么顺心。压力随之而来。我开始逐渐认真对待跑步,寄期望于它能让我心情平静,能有一个更好的状态面对。 那时候住的地方旁边有一个体育场。我开始以我的方式联系跑步,每周周内三次,每次5公里,周末一次10公里。这样一个月基本就是100公里左右。 然后偶尔参加小的比赛,段距离。最长的距离也就是半马。记得是2019年前后,我跑了两个半马,一个全马。每周还有30公里的训练。我开始吃不消了。 身体明显的有感觉。身体乏累,嘴唇发紫。工作精力不济,加上母亲身体一直不好。各种的烦恼,让我十分的痛苦。这个时候,我更痛苦了,我唯一的 灵药,跑步不灵了。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提升我的成绩了。而且很累。一周难以维持30公里的训练。直到这个时候,我都没有想着去自己学习一下跑步, 哪怕最简单的理论也行,也没有和任何人哪怕讨论一下。从来都没有。我直到我此刻都难以置信,我当时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状态。当然这也是我之前所有 的学习经历的一个缩影。是的,事实就是这样。基于这样的心理状态,你可以想象我职业生涯最初几年里的发展是怎样的了。是的,很糟糕。家庭原因是一方面。另一方面就是我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。我缺少这样的训练。但是我逐渐的从我的工作中,周围的同学耳濡目染了一些东西。比如有一个同事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,我问他,你是怎么通过组装电脑挣钱的?你怎么懂得那么多?他说,我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,就是边做边学。这句话就像刻在了我脑子里一样,在今后的 日子里,我反复咀嚼出了两个点。第一要对自己有信心。第二要有多样的话信息渠道来帮助自己。其他就是专注了。大胆的去做。而在这两点之外,于我来说,就是凡事要做准备,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直觉只有建立在充分的知识的基础上才更准确,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意义。否则就是空中楼阁。知识基础很重要。
自从2019年以后,我很少跑步了。直到最近我又开始了。这一次我有了一些新的准备和知识。放下了心中的愁怨。做了一些基础学习,制定了详细的计划, 循序渐进的,一步步的前进。2025年,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。我失去了很多,也得到了很多。也学到了很多。还有太多的太多。